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香港《亚洲周刊》3月6日一期刊登题为《美国逆全球化难撼中国经济上升》的文章,作者为吴幼珉。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破坏全球化产业链,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但中国经济的体质已改变,可以力顶这股逆流,不被淹没。
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逆全球化操作主要针对中国和其他潜在对手,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试图改变美国贸易逆差和降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不是把中国需要的商品卖给中国,而是对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施压中国购买美国的大宗商品。但美国仍无法扭转贸易赤字,特别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美去年商品贸易总额增至破纪录的6906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了8%,达3829亿美元,仅次于2018年录得的4192亿美元的最高纪录,逆全球化的对华关税战显然没有达到美国预期的效果。
二、约束资金流向中国,对美西方资本在华投资和中企在美国上市设限,意图减少可供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但此举对已成长到目前水平的中国经济伤害有限。中国去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8%。外资流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更高达约46%、28%和57%。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月28日发表题为《拜登的半导体复兴计划有多大现实性?》的文章,作者是斯科特·福斯特。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提出了复兴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相关建议。这一计划对维持美国经济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但它同时也引出了一些棘手问题,事关政府对私营部门的干预以及对美国在欧洲和东亚盟友的潜在损害。
雷蒙多日前在题为“芯片法与美国科技领先长期愿景”的讲话中概括了拜登政府希望美国保持全球技术行业主导地位的愿望。
这是一个好主意吗?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谋认为不是。
如果想在美国重建一个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你最终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花费巨资打造,你仍然会发现供应链是不完整的,而且成本会非常高,大大高于目前。
雷蒙多回顾了半导体制造业在美国的衰落过程(自1990年以来,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的份额从37%下降到12%,如今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无一是在美国生产)。然后她接着说:“这种制造萎缩带来了切实影响。首先,这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威胁。我们很多防务能力——如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和卫星——都依赖目前不在美国生产的供应链。”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美国《政治报》网站2月27日发表题为《为什么民主党人不能解释清楚自己的中国政策?》的文章,作者是亚历山大·伯恩斯。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乔·拜登喜欢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他的对华政策:“要竞争,不要冲突。”
当我问新成立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中的头号民主党人、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这句口号是否抓住了事态发展的实质时,他迟疑了一下。
克里希纳穆尔蒂说:“我希望它能。”他说,激烈的竞争将是一种健康的美中关系。但他听起来并不像是确信拜登的这句口头禅能彻底解决当前的问题。
克里希纳穆尔蒂说:“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利益,(尽管)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供应链与中国的商业和科技生态系统相互依存。”
克里希纳穆尔蒂和一小群民主党人将在周二举行的该委员会首场听证会上,把这一多层次的世界观带到该委员会。这个特别委员会给了民主党人向美国人民阐述他们对中国看法的一个重要机会。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将有关中国的太多政治话语权让给了右派。
对于密切关注其政策的人来说,拜登的中国战略足够清晰。他对中国的科技行业实施了限制,并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它们也这样做。他深化了与中国邻国的军事联盟,承诺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以加强其防御。他的政府正在考虑对美国对华投资设置新的限制,这种对华政策旨在有力地削弱中国的实力,同时在气候变化和乌克兰冲突等共同关切的问题上留下一些对话空间。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2月28日发表题为《创新动力》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特殊竞争力研究项目主席、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全文摘编如下:
创新力是发明、采用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它对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裨益。高科技武器系统增强军事实力,管理它们的新平台和标准提供经济影响力,尖端研究和技术增强全球吸引力。各国利用创新向国外投射力量的传统由来已久,但科学进步的自我延续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解锁了科学发现的新领域,还加速了这一进程。
更快、更好地进行创新的能力——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现在所依赖的基础——将决定大国竞争的结果。目前,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在许多领域正迎头赶上。要想在这场将定义这个世纪的竞争中胜出,一切照旧是行不通的。它需要致力于推动创新,这关系到世界秩序的未来。
技术创新与全球主导地位之间的联系可追溯至数百年前,但目前的创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一变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础技术之一(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得最明显。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4日刊登文章,题为《共和党会议显示出党内的分裂》,全文摘编如下:
3月3日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聚集着特朗普的支持者,其中有人穿着定制的西装,上面画着一面墙(被理解为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墙);有很多人戴着帽子,赫然印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有一些“支持自由”并反对“学校中的性别灌输”的母亲们;还有5名“骄傲的得克萨斯人”,他们穿着亮片夹克,内搭的T恤上印着字母,按顺序排列依次写着T-R-U-M-P(“特朗普”)。
不过,经过多年不可阻挡的扩张,如今特朗普的支持群体似乎正在缩小。至少此次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今年该会议的唯一功能是作为这位前总统宣泄愤怒情绪的平台。特朗普正在为2024年重返白宫做准备。特朗普自“横空出世”以来,一直主导着该会议。今年所不同的是,随着共和党的分裂,特朗普的号召力已不复当年。
会议最后一天的亮点是特朗普本人和另一位不甘失败的前总统、巴西人博索纳罗的演讲,后者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居住在美国奥兰多。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西班牙《日报》网站3月3日刊登文章,题为《特朗普还是德桑蒂斯:共和党面向2024年的两难抉择》,作者是伊多娅·诺艾恩。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的支持者在美国保守派内部各自为政,体现出共和党、捐赠人和基层选民之间的巨大分歧。
特朗普对白宫发起第三次进攻,但他已不再是2015年在共和党舞台上一呼百应的“黑马”候选人,也不是2020年寻求连任未果的总统。他几乎是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于去年11月宣布第三次参选。尤其是在去年中期选举之后,他对共和党的铁腕控制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一众捐赠人纷纷弃他而去。与八旬老者拜登在民主党内部一样,现年76岁的他在共和党阵营中引发了关于其年龄的辩论。
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甚至还没有正式宣布将寻求共和党2024年大选提名,但这位44岁的政治家已被看作“事实上”的候选人。结束州长任期后,他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候选人,而将成为一个领军人物。他受媒体关注的程度是其他候选人无法比拟的。
放弃了特朗普的重要捐赠人和利益集团将兴趣转向德桑蒂斯,德桑蒂斯在民意调查中表现突出。然而,到目前为止,德桑蒂斯还没有通过任何全国性民意测验来证实他的热度是否真实可信。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3月3日刊登题为《白宫的战争峰会》的文章,作者是雷内·普菲斯特。全文摘编如下:
当德国总理坐在椭圆形办公室时,过去几周的分歧似乎烟消云散。坦克之争?对犹豫不决的德国人的不满?拜登说:“我们在提供军事援助方面步调一致。”他表示,德国和美国一起成功保持了对普京的压力。
,,365bet官网(www.bet365gw.vip)是bet365博彩公司在线上直营的亚洲官网(365BET)。365bet官网开放bet365最新网址、bet365中国大陆网址(bet365中国备用网址)、bet365中国app下载。365bet官网是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bet365博彩是支持人民币的博彩公司,365bet官网是博彩网推荐的体育博彩平台排名。
朔尔茨听了很高兴。有那么一瞬间,朔尔茨对这次访问如此保密的原因似乎令人费解。他此次前往华盛顿没有任何媒体、商务代表团和内阁部长随行,而只带了一小队随行人员。但是,如果跨大西洋关系如此和谐的话,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保密呢?
原因可能与此前的争吵无关,而是与未来问题相关。朔尔茨的访问被宣布为一次“工作访问”。实际上,这位总理前往华盛顿是为了参加一场战争峰会。显然,朔尔茨和拜登都在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结束已进入第二年的乌克兰战争而烦恼。
拜登已经承诺,只要需要,就会支持乌克兰。这是官方的方针。但这位80岁总统的经验足以让他意识到,政治气候正在发生改变。
去年11月国会选举后,共和党人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与参议院一样,那里也有不少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是在浪费钱的孤立主义者,目前这样的人还没有占到多数。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2月24日刊登题为《乌克兰战争是一场充满矛盾的战争》的文章,作者是朱达·格伦斯坦。全文摘编如下:
过去一年,随着俄乌战事久拖不决,这场冲突的影响一直是很多分析和争论主题,包括在世界政治评论网站上,目的是理解这场战争对欧洲、西方和全球秩序的影响。
乌克兰战争是两支军队之间的战争,也是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经济战争,也是一场不同叙事之间的战争。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充满矛盾的战争。
乌克兰曾经被视为欧洲的边缘国家,经常因其政治动荡和腐败而受到嘲讽,现在却被视为欧洲价值观的捍卫者。
与此同时,这场战争打消了欧洲对普京的意图以及在他继续掌权期间欧洲与俄罗斯发展稳定、可预测和富有成效的关系的任何幻想。
在整个欧洲大陆,现在的一致看法是,如果俄罗斯没有止步于乌克兰,那么它将对其他没有从北约安全保障中受益的欧洲国家(如摩尔多瓦),构成直接威胁,甚至会直接威胁像波罗的海国家那样的北约成员国。这种担心解释了欧洲为什么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杀伤力越来越大的武器平台,以及芬兰和瑞典为什么决定放弃中立政策并申请加入北约。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网站2月28日刊登题为《为什么美国人喜欢看到大亨竞选总统》的文章,作者是克里·博伊德·安德森。全文摘编如下:
维韦克·拉姆斯瓦米上周宣布,他将参与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拉姆斯瓦米没有政府工作经验;相反,他吹嘘自己的商业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资历。虽然他不太可能赢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但他的候选人身份凸显了一个商人竞选总统对许多选民的吸引力。
拉姆斯瓦米是在美国出生的印度移民的孩子。他通过创办生物技术公司罗伊万特科学公司获得了大笔财富。去年,他创办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打算与那些主张在投资决策中进行环境、社会和治理分析的公司一较高下。近年来,他摇身变为一名政治评论员,出现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上,撰写了两本反对自由主义“身份政治”的书。
拉姆斯瓦米缺乏名字的辨识度。他更有可能是寻求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为其他政治职位做好准备,而不是真心希望赢得2024年的提名。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位试图利用商业经验作为登上总统宝座的跳板的商人。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2月26日刊登题为《过时且不合时宜:拜登的全球民主圣战注定失败》的文章,作者是西蒙·蒂斯德尔。全文摘编如下:
这是美国总统乔·拜登大出风头的一周。他在基辅和华沙充满活力的表现让人回想起他竞选的样子。俄罗斯媒体讥讽说,这位美国总统正在为他2024年的连任竞选热身。然而,上周他的兴奋勃发却另有原因。
拜登把自己塑造成当代“狮心王”(中世纪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因骁勇善战被称为“狮心王”——本报注),在领导一场他称之为“时代考验”的针对“坏人”的新十字军东征。他情绪高涨。他认为,自己和民主事业将轻松赢得胜利。可惜,他错了。
所谓“坏人”,拜登指的是俄罗斯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但拜登在言辞上也把矛头指向世界各地的任何挑战西方民主模式者。
拜登把世界划分成“支持我们或反对我们”的阵营,令人不安地联想起普京和2001年前后的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到处捍卫和促进自由与民主是美国的天命这一信息通常很受美国选民欢迎。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西班牙《趣味》月刊2月号发表文章称,疼痛是一个日益复杂的全球健康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疼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疼痛,以及如何治疗疼痛。
报道称,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各种疼痛问题,理解疼痛这种现象非常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神秘的机制。
无论碰到热炉子时转瞬即逝的刺痛,还是腿部骨折后更为持久的痛苦,疼痛都是人类进化的必要条件。没有疼痛,我们的组织就只能不断损耗,直至死亡。痛感可以拯救生命,但也可以让人极度虚弱。而且有关疼痛的问题还在不断增加。
尽管人类的预期寿命在持续上升,但这些“上升”的寿命往往与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在所有症状当中,最常见的就是疼痛,尤其是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缺乏,而我们掌握的那些治疗方法也各有各的缺陷,一直困扰着美国社会的阿片类药物泛滥就证明了这一点。疼痛是一个日益复杂的全球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疼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疼痛,以及如何治疗疼痛。
直到现在,至于我们是如何和在哪里产生痛感的,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一般情况下,疼痛感觉的触发过程类似于所有人类感官与周围环境相接触的过程。感觉神经元末端的受体收集来自暴露于温度、振动和压力等感觉刺激的皮肤、肌肉、器官、关节等身体任何部位的信息。这些神经元能够抵达背根神经节,而后者则向脊髓和大脑发送信号。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法国《回声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乌克兰战争:一年后,五大经济混乱或难以逆转》的文章,作者是阿亚·加扎纳。全文摘编如下: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过去一年,目前还看不冲突结束的任何迹象。过去一年里,冲突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混乱。让我们来看看或许难以逆转的五个后果。
1.普遍通胀高企
毫无疑问,这是俄乌冲突带来的最明显混乱之一。一年时间里,全球各地通货膨胀率屡屡创下新高。星星之火起于能源市场:石油和天然气大国俄罗斯的行为立刻给市场带来冲击波——石油、天然气价格不断刷新纪录。
这一规模庞大的能源危机导致物价飙升,也波及食品价格。化肥价格高企,再加上乌克兰和俄罗斯供应艰难带来的混乱,导致基础粮食价格大幅攀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2022年全球通胀率平均达到8.8%。尽管2023年初物价有所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据欧洲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欧元区的通胀率仍然高达8.5%,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一直承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仍会达到6.6%,2024年则会回落至4.3%。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2日刊登题为《华盛顿在对华问题上陷入危险的群体思维》的文章,作者是法里德·扎卡里亚。文章摘编如下:
常有人说,美国现在分裂严重,两极化使我们无法在政策制定上取得任何进展,国家内部冲突是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向世界展示美国的团结和力量。可是,当决策者们面对至关重要的对外政策问题时,情况却截然相反。华盛顿在对华问题上的看法是如此一致,简直可以作为群体思维的典范了。
新成立的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2月28日举行了听证会,目睹这个听证会让人一夜回到20世纪50年代。民主、共和两党在谴责中国方面相互攀比,声称中国对美国“生存”构成威胁,并直接将美国的所有问题统统归咎于中国。
我们可以对一些比较极端的言论不屑一顾,斥之为国会惯常的哗众取宠,但这种做法带来一种不良氛围,使理性政策制定变得非常困难。几周前,美国总统下令美军击落三个气球,这种做法显得过于大惊小怪。全世界的天空中漂浮着数百个类似的物体。业余爱好者和气象俱乐部都有可能释放这种气球。然而,必须下令击落这些气球,这样就没人可以说拜登总统对华态度软弱了。